摘要:连续式蒸馏器的产量在1854年正式超越壶式蒸馏器,在当年13间谷物蒸馏厂生产超过700万加仑的烈酒,而119间麦芽蒸馏厂仅生产475万加仑的烈酒。为了保持竞争优势,8间低地谷物蒸馏厂厂于1865年组成“苏格兰蒸馏者协会”( Scotch D...
连续式蒸馏器的产量在1854年正式超越壶式蒸馏器,在当年13间谷物蒸馏厂生产超过700万加仑的烈酒,而119间麦芽蒸馏厂仅生产475万加仑的烈酒。
为了保持竞争优势,8间低地谷物蒸馏厂厂于1865年组成“苏格兰蒸馏者协会”( Scotch Distillers Association),依各家产能来划分市场,并控制市场价格。
总产量虽然在接下来的7年持续上升,各家酒厂都担心生产过剩问题,合并的倡议愈来愈强。
但最早发起行动的是一家协会外的酒厂——Kirkliston蒸馏厂,号召苏格兰所有的谷物蒸馏厂在《有限责任法案》( Limited Liability Act)的架构下共组公司,并建议各蒸馏厂交叉持股,除了可分推责任,也可共享技术发展成果。
这项倡议很快地获得支持,6间谷物蒸馏厂于1877年合并成立“蒸馏者有限公司”( Distillers Company Ltd,DCL)、总产量占全苏格兰谷物威士忌的3/4,且持续影响后续威士忌产业的发展。
进入20世纪后,几间大调和商也并入DCL,包括约翰海格公司(John Haig& Co Ltd)于1919年加入,帝王、布肯纳(Buchanan)和约翰走路公司于1925年加入,白马公司( White Horse Distillers Ltd.)则于1927年加入。
等到1930年,DCL已经控制全苏格兰1/3的蒸馏厂以及几乎所有的调和式威士忌品牌,成为苏格兰威士忌产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司。
不过当时的英格兰消费者对于这种口感粗犷的威士忌并不买账,中产阶级认为只能在乡野度假、钓鱼、打猎时才可以饮用威士忌,浓浓的烟熏味难登沙龙或俱乐部等大雅之堂。在当时白兰地仍然是上流人士的最爱。
为了扭转这些刻板印象,调和商花很大的力气去调制英格兰所能接受的口味,加入较老的年份产生温和又轻盈的酒体。
这段期间,调和式威士忌已占威士忌销售量的95%,不过格兰威特的代理商,最早在伦敦推出自有品牌的亚瑟OVG,因为格兰威特偏甜、偏柔的风格适合英格兰消费者喜好,让许多蒸馏厂纷纷抢搭格兰威特的顺风车,自行冠上格兰利威名称,当时便流传着:格兰威特是苏格兰最长的山谷这个笑话。
格兰威特酒厂只得在五年后告上法院,虽然在1875年获得所有斯贝赛区蒸馏厂签署同意其唯一性,仍经过漫长的诉讼程序,最后在1884年宣判唯有史密斯的蒸馏厂可称为The Glenlivet,其余蒸馏厂只能在名称后方挂上Glenlivet的名称。
直到1950年代,陆续共有27间蒸馏厂使用过这种标注方式,甚至到1980年代早期仍有少数酒厂继续使用。
直至今日,某些装瓶厂如凯德汉(Cadenhead's)或许为了怀旧风,仍推出以- Glenlivet为名的装瓶。
而这段时间由于白兰地的供应问题,英国消费者也将注意力转移到苏格兰威士忌上。
根瘤蚜( Phylloxera)是一种寄生虫,入侵葡萄园后将造成葡萄根部腐烂而死亡。这种寄生虫于1862年跟随着贸易船从美国移居法国,导致法国40%~50%的葡萄园都被摧毁,损失高达5000亿法郎,直到1870年代才从美国引进免疫品种重新栽种,但干邑、白兰地的产业已经遭受极大破坏。
为了弥补酒荒,拉弗格、埃布尔乐、格兰威特、格兰冠等麦芽威士忌整桶整桶地进入伦敦市场,许多旧酒厂为因应需求也纷纷扩张,如罗斯班克(Rosebank)、班芙(Banf)、波特艾伦、克拉格摩尔(Cragganmore)等,麦芽威士忌产量屡创新高,1869年突破600万加仑,1877年超越700万加仑。很多新酒厂在这段时期也纷纷在斯贝赛地区成立。
此外,居住在爱琴市的建筑师查尔斯・度(Charles Doig)于这段时期以中式宝塔建筑为蓝本,设计出用于烘干麦芽的塔楼(pagoda)烟囱结构,第一座蒸馏厂于1889年兴建在大云( Dailuaine)。
这种烟囱结构立即风靡苏格兰,至少56间蒸馏厂都请他设计了自家酒厂的塔楼,虽然今日绝大部分的蒸馏厂都不再自行烘干麦芽,但塔楼依旧是蒸馏厂的地标性建筑,旧蒸馏厂持续保留,新蒸馏厂无关乎实用与否也同样兴建,连台湾的噶玛兰酒厂也不例外。
不过塔楼之所以风行,除了造型优美之外,主要还是因为这种形式的烟可利用风门启闭系统,制作出泥煤较轻的麦芽,因而产制的威士忌较不刺激泼辣。
根据阿尔弗雷德・巴纳德于1885~1887年造访129间苏格兰蒸馏厂所做的统计,仅有2座使用煤炭为燃料,另2座混合使用煤炭和泥煤,其他125间蒸馏厂全使用泥煤,而高泥煤含量的威士忌便在当时并不受英格兰市场的欢迎,使用塔楼并适当的操作风门,可制作出泥煤味偏低更适合大众口感的威士忌。
如今很多威士忌爱好者刚接触岛屿或是艾雷岛的重泥煤味威士忌时,会觉得非常难以接受,当时的英格兰人也是一样的感觉!
1880——1890之间的10年,可说是苏格兰威士忌产业的第一次大爆发( Whisky Boom),总计证生了33座新酒厂,全苏格兰拥有142间麦芽蒸馏厂以及19间谷物蒸馏厂。
斯贝赛区因拥有丰富的大麦洁净的水源、充足的人力和铁路运输以及由格兰威士忌所建立的柔美风格名声,在这10年间兴建了21间蒸馏厂,挤下坎贝尔镇成为苏格兰威士忌的重心,且其中大部分仍营运至今。
麦芽威士忌的产量在1897年扩增到1390万加仑,而谷物威士忌则超越1720万加仑,161间蒸馏厂在1898年总共生产了3580万加仑的烈酒,保税仓库内存放的威士忌首度超过1000万加仑;而输入英格兰市场的苏格兰威士忌,也从1888年的220万加,增加到1900年的710万加仑。
威士忌产业在这期间如同一个美妙的泡沫,银行大量借贷于新建蒸馏厂或旧蒸馏厂的更新扩建,投资人则勇于投资调和商,荣景泡沫越吹越大,终于来到“盛极而衰”的临界点。
戳破泡沫的主要事件为189年的“帕蒂森危机”( Pattison Crisis)。
帕蒂森兄弟原来是爱丁堡的乳制品批发商,看准威士忌产业的惊人获利,于1887年成立调和公司,并在1896年跨入蒸馏事业。
为了吸引投资,帕蒂森兄弟耗费巨资在爱丁堡的里斯(Leith)兴建豪华办公室及保税仓库、购入格兰花格(Glenfarclas)一半的股权,以及欧摩(Aultmore)欧本(Oban)的部分股权,也买进1间啤酒厂,其扩张速度及规模甚至大于DCL。
这些花费全来自银行借贷以及自家人左手进右手出的炒作股价;但由于广告及人事支出惊人,过度吹嘘获利能力,加上公司以低价劣质酒加上少量威士忌混充“优质老格兰威特"( Fine ol Glenliven)。
公司1898年开始出现营运不稳的流言,银行拒绝贷款,1899年宣布破产并进行清算,债务高达50万英镑(约合今日的3600万英镑),而资产仅债务的一半不到,负责人两兄弟被判欺诈及侵占罪,分别入监服刑9个月及18个月。
而帕蒂森事件最大的赢家便是他们的竞争对手 Distillers Company Ltd,DCL不仅成功的度过了威士忌生产过剩的风暴,并且只用了1/3的价格便买下了帕蒂森兄弟的产业,而收购了Pattison酒业之后,DCL则成为了今天的帝亚吉欧(Diageo).
如今帝亚吉欧公司旗下品牌除了上述威士忌以外,还包括了斯米诺(Smirnoff)、诗珞珂(Cîroc)、坎特一号(KetelOne)等伏特加系列;以及百利(Baileys)、摩根船长(CaptainMorgan)、添加利(Tanqueray)、健力士(Guinness)等。
帕蒂森公司的债务看似不大,负责人判刑也不重,但由于公司在短短几年间与蒸馏厂、调和商以及投资银行建立了错综复杂的往来关系,倒闭后牵扯至少9家公司。帕蒂森事件也称为威士忌史上的黑暗篇章。
不仅引发了威士忌价格的疲软, 更大的影响是重创投资人对威士忌产业的信心,银行因而抽资,许多厂在开始营运后不久随即关厂。
当格兰爱琴( Glen Elgin)在1900年关厂后,高地区一直到半个世纪后才出现新蒸馏厂(Tormore),1900~1920年间,总共关闭了12间蒸馏厂,调和商也遭受连累,持续十年的强势whisky boom就此落下帷幕。